举例说来:比如提到腾讯、阿里等国内软件,都会收集用户隐私信息,甚至如QQ、微信、wegame等PC客户端也被抓包到,包括但不限于:扫盘、上传等恶意行为。这类行为当然算是严重的隐私侵犯行为。
但是到了国外互联网公司,如Google、Microsoft等互联网公司的软件,用户“似乎”没有那么介意他们的隐私数据被“窃取”。以这类人的观点来看,“国外互联网即便收集到了我的不良信息,也不能对我怎么样。而国内会有叔叔上门服务。”
当然我能“理解”以上观点,但无法赞同。
1.为什么会有这种“不彻底、不完全的隐私心理”?
我的看法是,这类人其实根本不在乎隐私,只是有选择的介意谁拿到了他的隐私罢了。
2.既然嘴里说着“在意隐私”,如果这是真实的,为什么不能直接选择“隐私良好”的替代品?
比如用 Firefox(自行强化配置)或 librewolf 代替 Chrome;
比如用 Invidious 或者 Piped 前端代替 YouTube;
比如用 Proton 或者 Tuta 代替 Gmail;
等等,还有很多可替代的“隐私友好型”代替品。
以上产品都是我自己在使用的,都是可以真正在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中完全代替互联网隐私收集大厂的软件。
各位对此问题都有什么看法和见解?欢迎友好讨论。
我认为你已经把这种原因分析得很透彻了:翻墙用户普遍对国外产品的隐私保护过度自信。
让NSA掌握个人信息确实比CCP好。。
隐私又不是宗教信仰,只是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之一。是要和其他因素做trade off的。老外拿了我的一点点隐私(当然不是核心的那种),大概率因为看不懂中文随手丢了,就这么简单。
你在乎安全吗?上班怎么不戴头盔,穿防弹衣,开坦克?
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才用Google这种和美国政府有合作的产品。棱镜门事件之后,我也一样用Gmail。邮箱这个东西很难迁移,就跟手机号一样,换号很折腾。
最近Google和Reddit达成了交易,Reddit禁止除Google之外的全部爬虫。这有点像知乎啊,知乎也是禁止了除百度之外的全部爬虫。作为DuckDuckGo用户,确实被恶心到了,有的时候大公司逼着你献出隐私。
你好,我刚才删除了你重复提交的那个问题,删除日志请见站务板块。